盛世三国ol(历史上最风流的皇帝是哪位)
资讯
2023-11-20
180
1. 盛世三国ol,历史上最风流的皇帝是哪位?
谢邀!风流与下流一字之差,含义很难界定,尤其是对于一言九鼎的封建帝王来说,更难区分。自古哪个皇帝不是嫔妃无数 、坐拥后宫佳丽三千,左搂右抱,夜夜新郎 ,似乎是老天赋予他的特权,你很难判定他是风流还是下流。不过,若单论谁是历代最多情、风流的帝王,我看非乾隆皇帝莫属。
乾隆以文治武功著称,同时他还有好大喜功、骄奢淫逸的另一副面孔,身为一代有所作为的帝王,又正逢大清立国以来最为强盛的时期,他屡屡边疆用兵,捷报频传,再加上连年风调雨顺,海内升平,使他心情舒畅,俨然感到自己是一个运势极佳、无所不能的太平天子。因此他纵情享乐,干出了不少风流韵事。
乾隆和历代所有的帝王一样,三宫六院,粉黛无数,然而,生性风流多情的他仍然干过许多“越轨”之事。某日,时值春季,风和日丽,百花盛开,乾隆和皇后富察氏游览圆明园,见道旁迎驾的人中有一位命妇,生的身姿婀娜,明眸皓齿,娇楚动人。乾隆一见顿时惊为天人,他心荡神摇,正不知该如何是好。只见皇后富察氏走到那丽人跟前,口称“嫂嫂”,乾隆这才忽地想起,那美艳少妇正是富察氏的嫂子 、内务府总管大臣富察·傅恒的妻子。回宫后,乾隆帝的眼前常常浮现出傅夫人那俏丽妩媚的面孔 ,他懒理朝政,整日无精打采、萎靡不振。
不久,皇后富察氏生辰,乾隆突然精神振奋起来,原来这天傅夫人要进宫为皇后祝寿。当日,在坤宁宫开寿宴,为皇后贺千秋。乾隆早早退了朝,到坤宁宫入席,恰与傅夫人挨着,两人又是诗酒唱和,又是眉目传情,忙得是不亦乐乎。
此后,傅夫人经常奉召进宫陪皇后散心。有时候天晚了她就留宿宫中。期间,乾隆时不时与傅夫人同床共枕,寻欢作乐。宫女们对此心知肚明,但谁也不敢声张。
乾隆为了和傅夫人厮混方便,可以经常偷情,多次派遣傅恒到西域统兵作战。后来,傅夫人诞下一子,满月时抱进宫里,请乾隆取名。乾隆见婴儿生的壮硕强健,相貌长得很像自己,心里很是喜欢,遂赐名福康安。福康安8岁时就进御书房陪太子读书,12岁时被封为贝子 。20岁左右就被封为大将军,多次受命出征,屡立战功,并一路扶摇直上,平步青云,乾隆对他的呵护和关爱可见一斑。
乾隆和皇后富察氏原本恩爱非常,后来皇后渐渐瞧出了其中的蹊跷,为了傅夫人的事, 整日抑郁不欢,碍于情面又只能强自隐忍,加上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已立为太子)早夭,她愁眉不展,一天天憔悴起来。
后来,富察氏在陪乾隆东巡时死于山东德州 。乾隆对她还算敬重,特封其谥号“贤孝皇后”。
有关乾隆的风流韵事,传闻最多、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香妃了。史载,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霍占集兄弟( 又称大小和卓)在南疆发动叛乱,乾隆派兆惠将军率军平叛。第二年,叛乱被清军平息。霍占集的妃子香妃(名和卓·伊帕尔罕)成了俘虏。据说,香妃生的高鼻深目,明艳动人,容貌很有异域特色,她还能歌善舞,身上天生就带有一种异香,不用涂脂抹粉就能香气袭人,且其味沁人心脾,所以人称香妃。
兆惠将香妃带到京城献给了乾隆帝。乾隆一见这位西域美女,果然是天姿国色,芬芳氤氲,名不虚传。宫监命她到御座前跪地行礼,她不理不睬,只是愁眉紧锁,泪眼婆娑,惹人怜爱。香妃终日思念前夫霍占集,对乾隆冷若冰霜。乾隆派能言善辩的宫女劝说,香妃坚拒不就,还对来人说,如果皇帝逼她,她就用短刀自尽。
尽管乾隆百般劝诱,但香妃始终不肯屈就。皇太后听说此事,害怕香妃在深夜里刺杀儿子,便对乾隆说“既然她不肯从你,你不如杀了她以全其志,要不然,就将她放归故乡,留在宫中始终是个祸害”。乾隆心知香妃坚贞不屈,决不会顺从自己的,但舍不得杀她,更舍不得让她回乡。
就这样相持了几年,彼此倒也相安无事 。某日,皇太后把香妃召到跟前道“你志终不肯屈,心里到底是怎样想的”?香妃答道:“只求一死”!皇太后见她如此决绝,就说:“今日我成全你,赐你一死,可否”?香妃跪地答道:“太后遂我心愿,恩德比天还高”。言毕,泪下如雨。皇太后亦有不忍,但见她心意已决,遂命人将她引入侧室,梁上悬有绳索,香妃毅然自缢而死。
乾隆知悉香妃殁命后十分悲恸,见已无法挽回,遂命人置备棺椁,以嫔妃之礼厚葬之。乾隆皇帝一生风流倜傥,处处留情 ,堪称阅女无数,以上只是他最广为人知的两桩情事,但已足可证明他就是历朝历代最风流多情的皇帝,这应是毋庸置疑之事了吧?
【原创问答 剽窃必究】【网络配图】

2. 有什么好看的电视剧和小说推荐?
剧版《遇见王沥川》+小说《沥川往事》,这是一部看过都说电视剧演活了男女主王沥川和谢小秋的良心剧,太多被电视剧毁掉的小说,这简直是IP翻拍剧界的清流了。
高以翔的王沥川够性感、够绅士、够温柔,气质真的有种超越小说的既视感;而焦俊艳的谢小秋初看不惊艳,但是越看越喜欢的类型,她的小秋真实有感染力,真的是入木三分。
剧版沥川和小秋简直不能再贴合原著了,这两个演员的人物形象已经深入了观众的心中。
沥川和小秋的感情走向,一来就狂撒狗粮甜到齁,观众直呼受不了这样的甜蜜攻击,看的就是他俩的恋爱日常了吧!
沥川对小秋说:
如果你习惯男人这样对你,你会嫁给很好的男人。
可是后来小秋就再也找不到像沥川这么好的人了,紧随而来的虐恋真的是级别太高,看剧哭成狗啊!
一直靠着片头的两个人甜蜜的画面等待糖!但是看到了倒数第二集以为圆满了。
可是发现还有一集,心里咯噔一下,完了,剧情铁定是要大逆转了,果然这开放式的结局,好气哦!
小秋move on的那刻,看得太难过了,小秋沥川真的在一起的时候太甜了。
3. 类似决战第三帝国的小说?
1、《女皇情感之路》,作者是鼎志。
2、《一剑定军魂》,作者是朱村流氓.QD。
3、《战国始记》,作者是储鸣。
4、《痴情三国》,作者是木桃仙。
5、《逆天反抗》,作者是大脚兄。
6、《帝国》,作者是戒念。
7、《第三帝国》,作者是华东之雄。
8、《决战第三帝国》,作者是远征士兵。
9、《帝国霸主》,作者是龙灵骑士。
10、《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作者是锋锐
4. 李治娶武则天属于败坏人伦吗?
唐朝历史上发生了很多男欢女爱的故事,比如李隆基娶儿媳妇杨玉环,再比如李治娶李世民的妃子武则天,虽然许多人对此津津乐道,但要说这些事不败坏人伦,那就真是狡辩了。
武则天的父亲是唐朝开国功臣武士彟,武士彟原来的妻子是相里氏,生二子武元庆和武元爽,相里氏去世后,续娶隋朝宗室女杨氏为妻,生女三人,武则天是二女,另有长女武顺及三女武氏。
武士彟去世之后,武元庆和武元爽欺负杨氏孤儿寡母,杨氏便带着三个女儿来到长安居住,这一年武则天十二岁。
武则天虚岁十四岁的时候,李世民无意间听说她“容止美”,便将其召入宫中,封为五品才人,她由此成为李世民的嫔妃之一。
既然是嫔妃,那就是皇帝的女人,虽然跟正妻、也就是皇后的地位无法相比,但她的名份已经确定,这就注定她生是李世民的人,死是李世民的鬼。
武则天侍奉李世民长达十二年之久,虽然在此期间她并不受宠,也没有生下孩子,但她与李治之间可隔着十万八千里,毕竟他们是两代人,哪怕只是武则天比李治大四岁,也无法改变什么。
但是,李治和武则天在李世民死之前干了一件事,让二人的关系从一开始就跟人伦纲常不相符。
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病重,武则天作为妃子负责侍奉他的起居用药,而太子李治是个孝顺的孩子,他见父亲病重,便也到李世民床前侍疾。
起初,一切都很正常,李治和武则天尽心尽力侍奉李世民,李世民也感到很欣慰,对二人十分称赞。
但时间长了,李治就对美貌的武则天产生了爱慕之情,又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武则天也对李治心生爱意,两人就这样背着躺在床上的李世民好上了。
要知道,那时候李世民可还活着呢,李治就跟父亲的妃子产生了恋情,这事怎么说都是不忠不孝之举,也是败坏人伦纲常的。
作为对比,我来说说发生在汉朝的一个故事,汉武帝姐姐平阳公主的丈夫平阳侯曹寿去世后,她改嫁给夏侯婴的曾孙汝阴侯夏侯颇,但夏侯颇这个人生活不大检点,竟然跟父亲夏侯赐的美貌姬妾私通。
平阳公主得知这事后很生气,便向朝廷揭发,朝廷认为夏侯颇道德败坏,便判处他死刑,而且撤除其封国。
要知道,那时候夏侯赐已经死去多年,夏侯颇依然因为跟他的姬妾私通而被处死,这个处罚实在是太严厉了。
再比如说,汉武帝弟弟赵王刘彭祖的太子刘丹,他也因为跟父亲的姬妾私通,而被汉武帝抓起来关押,他原本是要被判处死刑的,但刘彭祖上书替他求情,结果汉武帝将他给释放了,但依然剥夺了他的赵国太子之位,还将他贬为庶人。
由此可见,古代对于私通这件事,采取的态度几乎是零容忍的,参与通奸之人将会遭受严厉处罚,甚至会为此丢掉性命。
当然了,由于李治与武则天是偷偷好上的,所以病重的李世民对此一无所知,也就无从谈什么处罚了。
但是,你以为这就完了,李世民去世之后,李治与武则天还干了一件更加丑恶的事情。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李世民在翠微宫去世,李治继承皇位,并开始守孝期。
按照唐朝惯例,皇帝去世后,没有子女的妃子虽然不用陪葬,但也不能留在宫中或者改嫁他人,而是要被送到皇家寺庙感业寺出家为尼,为死去的皇帝祈福,用这种方式继续服侍皇帝。
由于武则天没有子女,所以也来到了感业寺,但她不甘心就此了却余生,便准备找个机会返回皇宫,而她唯一的机会,就是等李治来感业寺上香,然后让李治带走她。
永徽元年五月李世民忌日这天,李治果然到感业寺上香,他原本快把武则天给忘了,但武则天早就等候他多时,并适时出现在他眼前,勾起了他与武则天相处的美好回忆。
太宗崩,随嫔御之例出家,为尼感业寺。上因忌日行香,见之。武氏泣,上亦潸然。
这还没完,武则天为了打动李治,还将自己写的一首诗送给李治,向李治倾诉情义,李治看完大为感动,便准备将她接入宫中,但因为李治还在守孝期,不易新纳妃子,因此没有马上行动。
一直到永徽二年五月,李治的守孝期满了,他这才在将武则天接入宫中。
但让人大感意外的是,武则天入宫的时候竟然怀孕了,而且不久就生下儿子李弘,这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武则天是在感业寺怀孕的,李治在在感业寺与她相遇后,至少又去看过她一次并发生了关系,她因此才会怀孕。
我们都知道,寺庙乃清净之地,容不得污秽之物,更何况是男欢女爱之事呢?武则天当时作为一个尼姑,本应该遵守戒律,但她却行苟且之事,这事简直让人难以启齿。
而李治当时还处于守孝期,古代以孝治天下,民间也常说百善孝为先,儿子在为父亲守孝的时候,是要居住在家中不轻易外出的,并断绝娱乐和交际,以示哀思。
但李治却在守孝期间跑到寺庙与武则天翻云覆雨,尤其武则天还是李世民的妃子,这显然是违背孝道的,也是有悖人伦的。
不仅如此,李治还将武则天封为昭仪,也就是妃子之一,这种将父亲的妃子收为已有的做法,显然也是与人伦不符的。
有人说,李治娶武则天,其实他娶的不是李世民的妃子,而是一个尼姑,为什么这么说呢?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武则天虽然是李世民的妃子,但她出家为尼之后,就与过去的一切一刀两断了,变成了方外之人,不再受世俗约束,而当她还俗之后,就可以变成另外一个全然不同的人了,李治娶她是没有问题的。
事实上,这只是李治为了满足一己私欲而找的借口罢了,武则天怎么可能因为出了一次家就变了个人呢,只不过大臣们畏惧皇权,不敢明着说罢了。
有李治的案例在前,后来李隆基也有样学样,道理其实是一样的。
李隆基将儿媳妇杨玉环接入宫中,为了堵住大臣们的嘴,他便让杨玉环出家为尼,还给她取了个法号太真,但实际上当时没有人不知道太真就是杨玉环,而杨玉环也还依然住在宫中。
杨玉环在当了五年尼姑之后,被李隆基正式册封为贵妃,其实李隆基是有意立她为皇后的,但因为舆论压力实在太大,李隆基最终让她以贵妃之名统领后宫。
由此可见,唐朝对这种有违人伦之事,还是持反对态度的,只不过因为皇权为大,谁还敢多说什么呢,而皇帝为了照顾自身及大臣们的面子,就以以出家作为掩饰罢了,其实就是做做样子。
还有人说,李唐皇室有鲜卑人的血统,唐朝的文化也受到鲜卑影响,所以李治娶武则天这事,其实是在遵守鲜卑传统。
首先,说李唐皇室有鲜卑血统,这件事确实是真的,因为李渊的母亲独孤氏就是汉化的鲜卑人;李渊的嫡妻窦氏,也就是李世民的母亲,也是汉化的鲜卑人;而李渊和李世民的妃子之中,也有不少人是具有鲜卑血统的。
其次,在鲜卑人的传统中,也确实有着复杂的婚姻习俗,比如说收继婚制度,也就是儿子娶庶母,弟弟纳嫂子,等等。
但是,持这种观点的人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自从汉代开始胡汉通婚之后,到隋朝建立之前,鲜卑人早就已经被严重汉化了,他们的生活习俗与汉族几乎没有差异,尤其是婚姻习俗,甚至连他们身上流淌的血液中,汉人基因的成分还可能更多点。
比如说,杨坚的妻子独孤伽罗,她就是个典型的被严重汉化的人,虽然她身上依然保留了鲜卑人的一些性格特质,但她的行为却比汉人更加汉人,她所遵守的道德规范,甚至比汉人更加严格,不然太子杨勇也不会被废。
因此,虽然唐朝皇室身上也有鲜卑血统,但早就稀释得跟汉人差别不大了,而种种史料表明,唐朝文化并没有受鲜卑文化太大影响,所以说李治娶武则天合情合理这事,是说不通的。
因此,在看待这件事的时候,我们依然要站在汉人的角度,无论是哪朝哪代,这都是有悖人伦的。
而李治在纳了武则天之后,依然没有停止步伐,他后来干的一些事,更是将“脏唐”进行了全面诠释。
武则天入宫后,由于极其受宠,李治先后废掉王皇后和萧淑妃,将她立为皇后,而她的家人都因此受益,母亲杨氏被封为荣国夫人,姐姐武顺被封为韩国夫人,就连武顺的女儿贺兰氏,也被封为魏国夫人。
而更大的丑事,也从武则天成为皇后之后,开始逐渐发生。
武顺原本嫁给豫州参军贺兰安石,生子贺兰敏之和女儿贺兰氏,但贺兰安石很早就去世了,她也因此长期守寡。
武则天成为皇后之后,武顺得以经常出入皇宫,她在姿色上不比武则天差,因此引起了李治的关注,久而久之两人就搅合在了一起。
不仅如此,武顺的女儿贺兰氏更是国色天香,当然引起了李治的兴趣,李治便与她形成了长期而稳定的非正常关系,史书说她与母亲武顺有宠于李治,连武则天都感到嫉妒。
不得不说,李治是真会玩,不但将父亲的妃子武则天收入宫中,还将武则天的姐姐武顺母女也一并收了,真是让人惊掉下巴。
当然了,因为这种丑事不宜外传,所以李治并未让武顺和贺兰氏封为妃子,但这依然让武则天坐立不安,于是一些可怕的事情就发生了,先是武顺莫名其妙死亡,不久后贺兰氏也被武则天致使他人下毒杀死。
韩国卒,女封魏国夫人,欲以备嫔职,难於后,未决。后内忌甚,会封泰山,惟良、怀运以岳牧来集,从还京师,后毒杀魏国,归罪惟良等,尽杀之。
武则天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武顺和贺兰氏如果不死,她的地位恐怕就难保了,而她这种做法当然是狠毒的,她与李治的不伦恋跟这事相比,都算不得什么。
最后一个问题,李治明知道有悖人伦,为何还要纳武则天呢?
我认为,李治之所以娶武则天,一是受李世民的影响,二是因为感情因素。
我们都知道,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杀掉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之后又杀掉了他们的十个儿子,还将李元吉美貌的妻子杨氏纳入宫中,这就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
当时,李世民对杨氏十分宠爱,甚至一度想要立她为皇后,但魏征却提醒她说,不要辰赢自累,他这才作罢。
那么,什么是辰赢自累呢?
辰赢其实是秦穆公的女儿,当初晋怀公还没继位,在秦国做人质,秦穆公将女儿辰赢嫁给他;后来,晋怀公的伯父重耳也来到秦国,秦穆公又将辰赢嫁给重耳。
也就是说,辰赢一人先后嫁叔侄二人,在魏征看来,这有悖人伦,是不可取的,劝李世民不要因此耽误名声。
而魏征的看法,在当时是可以代表相当大一部分读书人的,从这件事来看,也可以知道李治娶武则天这事,在唐朝人看来也是有违人伦的。
但是,李世民纳杨氏已经成为既定事实,只不过没能封杨氏为皇后罢了,有了这个案例在前,李治在娶武则天的时候,就少了些心理负担了。
当然了,在李治娶武则天这件事上,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二人之间的爱情,不然李治作为一个一直都很孝顺的孩子,怎么会突然就变了个人呢?
而在李治娶了武则天之后,两人的感情应该说也是很好的,李治对武则天很包容,给了她所能给的一切;而武则天对李治也很关心,尤其是李治患病之后,她更是无微不至地照顾李治。
所以说,是爱情的力量让李治和武则天冲破世俗的阻扰,最终走到了一切,但这也引起了后来唐朝皇室更大的婚嫁乱象,比如武则天的女儿高阳公主与辩机的故事,再比如安乐公主嫁武崇训、武延秀兄弟之事,又比如李隆基娶儿媳杨玉环之事,等等。
总之,相比于李世民纳杨氏,李治娶武则天这件事的影响更加深远,冒出了很多效仿他们的李唐后人,这就导致了“脏唐”的产生。
5. 西晋是三国时期之后的统一王朝?
公元265年,司马懿之孙,晋武帝司马炎成功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建立了晋朝。咸宁六年(公元280年),晋朝又灭亡东吴,使得九州大地历经汉末三国混战后再度归于一统。
统一全国而春风得意的晋武帝司马炎和那些被大肆封赏的功勋贵族们所想不到的是,西晋朝廷的统一不过是昙花一现,他们眼中的繁华盛世在接下来不到五十年的时间里便烟消云散。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西晋的统一不能长久的维持下去呢?
图1 司马炎(236年-290年)
提起导致西晋灭亡的原因,人们可能首先想到的便是八王之乱。话说司马炎建立晋朝后,有感于曹魏因宗室诸侯力量薄弱,使得司马家很容易的就取而代之,为了避免再上演一出“禅位”的戏码,司马炎便有意改革分封制。觉着外人(士族)不靠谱只能靠亲戚的司马炎一口气封了二十七个自家的诸侯王。并且一反汉朝削弱地方诸侯的做法,不仅给了诸侯王们行政之权,还令其掌握大量军事武装,为后来的动乱埋下了伏笔。
等到晋武帝司马炎一死,这一波自家人便立马闹腾了起来。先是司马懿的儿子汝南王司马亮同司马炎的岳父杨骏火拼,然后司马亮又被司马炎的儿子楚王司马玮所杀,紧接着司马玮又被贾南风(贾后)所杀。没过多久,贾后又想杀掉非其所出的太子司马遹,心怀鬼胎的赵王司马伦则借机引诱贾后杀掉太子。
太子被害后,他又以贾后害死太子为名带兵入宫,尽杀贾氏一党,自己做了皇帝,而其他各地手握重兵的宗王们自然不服,于是战争烈度更强的八王之乱的第二阶段便开始了,诸王们纷纷参战,使得西晋的社会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以至于祖逖不禁感叹道:“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藩王争权,自相诛灭,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原。”
图2 司马衷(259年-307年),即晋惠帝
而晋武帝在继承人选择上所犯的错误,更是加剧了西晋朝廷的混乱。因为,他的继承人便是那位在历史上因“何不食肉糜”而出名的晋惠帝司马衷。司马衷本是晋武帝的次子,其母为武元皇后杨艳。他的智力有些问题,但因武帝长子司马轨早夭,所以司马衷九岁时便被早早的立为皇太子。
《晋书》曾记载,说晋武帝曾出题考太子,太子妃贾南风就请人替太子拟好答案,晋武帝看到后就觉着自己儿子虽然不聪明,但基本能力尚可,就放心传位与他。试想一下,晋武帝也算是一代雄主,难得真的不了解自己儿子有几斤几两吗?其传位于司马衷,或许是因以下两个原因。首先,司马炎也曾感到司马衷“不堪奉大统”,心里很是没底,但当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皇后时,指望着“母以子为贵”的杨皇后用一句“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便顶了回去,司马炎对这个老传统也无可奈何。
图3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
其二,司马衷虽有些痴傻,但他却有一个很聪明的儿子司马遹,晋武帝曾在上朝时夸他有高祖司马懿之风,并且说:“此儿当兴我家”。晋武帝做了这样一个判断,即太子痴傻不要紧,等到皇孙继位后国家就会振兴。然而晋武帝的想法太过于理想,忽视了那位貌丑性妒的太子妃贾南风。果不其然,日后贾南风因担心非其所出的司马遹会危害自己,便诬陷他谋反并将其害死。
得位不正,让司马家的朝堂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妥协。司马家本身就是世家出身,司马懿通过高平陵事变逐渐掌控了曹魏的朝政,但曹魏中的一些实力派对此并不买单,甚至多次起兵反抗。因此,后来的司马师,司马昭一方面对于反抗的势力予以镇压,另一方面,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不断地通过封赏来拉拢人心。于是,等到司马炎建国后,除了给予这些士族门阀采取更多的封赏外,还对他们格外放纵。使得奢侈腐败之风大行,同时手握大权,无所顾忌的士族们不再关心国事,反而好起了清谈之风。
图4 石崇(249年—300年),字季伦,小名齐奴
晋朝的腐化奢侈,最有名的莫过于石崇王恺二人斗富,但晋武帝司马炎不但不加以制止这种恶劣风气,反而采取鼓励放纵的态度。据《世说新语》记载,除了和王恺斗富外,石崇还曾在举办宴会的时候用美人劝酒,公卿们若饮酒不尽,就要斩美人。有一次丞相王导和大将军王敦出席酒宴,王导不能喝酒,但为了不让敬酒的女子被杀,还是喝了下去。王敦本身就能喝酒,却偏偏不喝,即“每至大将军,固不饮,以观其变。”没想到石崇因此连斩三人,王敦却“颜色如故,尚不肯饮”。一旁的王导不忍心看女子们被杀,便劝王敦喝下去,结果王敦却说:“自杀伊家人,何预卿事。”(杀的都是他的人,和你有什么关系)
如果公卿贵族们奢侈成性,但却勤理政务,西晋也许尚不会如此快速灭亡。但当士族们大权在握,无所顾忌的时候,他们一方面享受着奢侈的生活,一方面又开始大谈“玄风”。个个以清谈为荣,耻与办理政务。以至于后来西晋灭亡时,清谈派领袖,重臣王衍被害前感叹道:“呜呼!吾曹虽不如古人,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
图5 西晋版图
最后,错误的民族政策加速了西晋灭亡的进程。自东汉末年起,塞外的少数民族们便开始内迁,主要有匈奴、羯、鲜卑、氐、羌等族。内迁的少数民族人数很多,他们迁入后与汉人杂居,虽然很多部族或多或少的受到了汉化,但在内迁诸族中有一些还尚处于野蛮状态。经过若干年的繁衍,到了西晋时,已经达到了“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的状态。
但当时的汉人公卿士大夫们却将这些内迁诸族当做奴隶使用,甚至当时很多官员贵族大量掳掠胡人,卖到东部当奴隶。后来建立了后赵并称霸北方的羯人石勒就曾被并州刺史司马腾抓住卖为奴隶,这都使得胡汉矛盾异常尖锐。当时的匈奴左贤王刘宣非常向往汉文化,曾刻苦学习,精通《诗》,《书》,但在那种情况下,也曾说:“晋为无道,奴隶御我”。至于底层胡人更是“怨恨之气,毒于骨髓”。而八王之乱导致北方汉族人口大量减少,司马家的诸王又纷纷引用异族的力量,终于导致了内迁各族的全面反叛,西晋由此快速灭亡,五胡乱华的时代悲剧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文:李光彩
参考文献:《晋书》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6. 攻城掠地盛世共襄攻略?
一、 操作程序:
1. 完成《签到》活动的第一天签到,领取《盛世共襄》所需的《盛事共襄材料箱》。
2. 打开仓库的界面,找到《盛事共襄材料箱》并使用。
3. 进行《盛世共襄》的活动界面进行活动操作。
二、 活动界面介绍
1. 活动界面共有7座城,活动时须按顺序进行。
2. 活动界面的左上角,第一个图标《盛世大奖》可以查看本次活动的大奖。
3. 活动界面的左上角,第二个图标《商城》可以进入兑将界面,可以使用本次活动收益的《盛世币》进行资源或道具的兑换交易。
7. 有哪些第一人称的三国游戏推荐?
就目前来说,三国游戏大部分都是第三人称的战略款游戏,我没玩过这方面的,就去问了一下我的朋友,他也只给出了两款第一人称的三国游戏。以下就是:
一.真三国无双
真三国无双这款游戏可以说是一款比较复古的游戏,这款游戏里面主要就是魏蜀吴三国里面的一些角色,但是一般情况都是只选择蜀国和魏国的角色。到2014年了真三国无双3.9D这款游戏我相信很多玩魔兽RPG的玩家都不陌生,这款游戏应该是在各大平台里唯一能够跟DOTA 抗衡或者说人气比较高的游戏。很多人之前都是说蜀国强魏国弱,但是随着战术的一步步发展,现在很多人的感觉是现在魏国要比蜀国强势,蜀国的单兵作战能力强,但是魏国团体PK时候爆发力超强。
真三国无双是台湾玩家Lovemoon03制作的魔兽RPG对抗地图,是一款经典的对抗类地图,在中国略逊于澄海3C。以三国为背景、中文界面的先天优势迅速被玩家接受,在大陆rpg地图中占有重要位置。目前最流行的版本为3.9d,一般国内玩家所说的真三就是指的是真三国无双v3.9d。台湾最新版本为4.7,但大陆玩家始终认为3.9d是最佳版本,对其他版本均表示不适应。很多熟悉DotA正统系列Allstars的国内玩家都谩骂Lovemoon03是抄袭,但Lovemoon03的初衷只是想做一张让国人玩的DotA地图(因为当时Allstars还没有中文版)。地图加入了很多自己的元素,如粮仓,出兵,出车,士气系统等,这是作者的创新之处。由于大陆玩家绝多数又不愿接受新的版本,同时dota的冲击,使得真三在大陆的前路愈来愈渺茫。
二.大蛇无双
游戏将《真·三国无双》系列和《战国无双》系列融合起来,游戏中玩家需要选择3位角色组成作战小队,战斗中可以在3位角色中进行即时切换操作,并会加入系列从未出现过的新动作。游戏的故事模式将从蜀、魏、吴以及战国这4个势力展开,全部都是以打倒魔王远吕智为目的,可以操作的角色为79人。
游戏中,角色的基本能力值是随着等级的提高而共同成长。角色的等级是依靠获得战斗中出现的“经验值道具”以及战斗后的功勋获得的“储藏经验值”来提升。另外,游戏中当满足一定的条件时可以习得“特技”,“特技”是所有角色都可以装备的。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ynstorm@foxmail.com 谢谢支持!
1. 盛世三国ol,历史上最风流的皇帝是哪位?
谢邀!风流与下流一字之差,含义很难界定,尤其是对于一言九鼎的封建帝王来说,更难区分。自古哪个皇帝不是嫔妃无数 、坐拥后宫佳丽三千,左搂右抱,夜夜新郎 ,似乎是老天赋予他的特权,你很难判定他是风流还是下流。不过,若单论谁是历代最多情、风流的帝王,我看非乾隆皇帝莫属。
乾隆以文治武功著称,同时他还有好大喜功、骄奢淫逸的另一副面孔,身为一代有所作为的帝王,又正逢大清立国以来最为强盛的时期,他屡屡边疆用兵,捷报频传,再加上连年风调雨顺,海内升平,使他心情舒畅,俨然感到自己是一个运势极佳、无所不能的太平天子。因此他纵情享乐,干出了不少风流韵事。
乾隆和历代所有的帝王一样,三宫六院,粉黛无数,然而,生性风流多情的他仍然干过许多“越轨”之事。某日,时值春季,风和日丽,百花盛开,乾隆和皇后富察氏游览圆明园,见道旁迎驾的人中有一位命妇,生的身姿婀娜,明眸皓齿,娇楚动人。乾隆一见顿时惊为天人,他心荡神摇,正不知该如何是好。只见皇后富察氏走到那丽人跟前,口称“嫂嫂”,乾隆这才忽地想起,那美艳少妇正是富察氏的嫂子 、内务府总管大臣富察·傅恒的妻子。回宫后,乾隆帝的眼前常常浮现出傅夫人那俏丽妩媚的面孔 ,他懒理朝政,整日无精打采、萎靡不振。
不久,皇后富察氏生辰,乾隆突然精神振奋起来,原来这天傅夫人要进宫为皇后祝寿。当日,在坤宁宫开寿宴,为皇后贺千秋。乾隆早早退了朝,到坤宁宫入席,恰与傅夫人挨着,两人又是诗酒唱和,又是眉目传情,忙得是不亦乐乎。
此后,傅夫人经常奉召进宫陪皇后散心。有时候天晚了她就留宿宫中。期间,乾隆时不时与傅夫人同床共枕,寻欢作乐。宫女们对此心知肚明,但谁也不敢声张。
乾隆为了和傅夫人厮混方便,可以经常偷情,多次派遣傅恒到西域统兵作战。后来,傅夫人诞下一子,满月时抱进宫里,请乾隆取名。乾隆见婴儿生的壮硕强健,相貌长得很像自己,心里很是喜欢,遂赐名福康安。福康安8岁时就进御书房陪太子读书,12岁时被封为贝子 。20岁左右就被封为大将军,多次受命出征,屡立战功,并一路扶摇直上,平步青云,乾隆对他的呵护和关爱可见一斑。
乾隆和皇后富察氏原本恩爱非常,后来皇后渐渐瞧出了其中的蹊跷,为了傅夫人的事, 整日抑郁不欢,碍于情面又只能强自隐忍,加上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已立为太子)早夭,她愁眉不展,一天天憔悴起来。
后来,富察氏在陪乾隆东巡时死于山东德州 。乾隆对她还算敬重,特封其谥号“贤孝皇后”。
有关乾隆的风流韵事,传闻最多、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香妃了。史载,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霍占集兄弟( 又称大小和卓)在南疆发动叛乱,乾隆派兆惠将军率军平叛。第二年,叛乱被清军平息。霍占集的妃子香妃(名和卓·伊帕尔罕)成了俘虏。据说,香妃生的高鼻深目,明艳动人,容貌很有异域特色,她还能歌善舞,身上天生就带有一种异香,不用涂脂抹粉就能香气袭人,且其味沁人心脾,所以人称香妃。
兆惠将香妃带到京城献给了乾隆帝。乾隆一见这位西域美女,果然是天姿国色,芬芳氤氲,名不虚传。宫监命她到御座前跪地行礼,她不理不睬,只是愁眉紧锁,泪眼婆娑,惹人怜爱。香妃终日思念前夫霍占集,对乾隆冷若冰霜。乾隆派能言善辩的宫女劝说,香妃坚拒不就,还对来人说,如果皇帝逼她,她就用短刀自尽。
尽管乾隆百般劝诱,但香妃始终不肯屈就。皇太后听说此事,害怕香妃在深夜里刺杀儿子,便对乾隆说“既然她不肯从你,你不如杀了她以全其志,要不然,就将她放归故乡,留在宫中始终是个祸害”。乾隆心知香妃坚贞不屈,决不会顺从自己的,但舍不得杀她,更舍不得让她回乡。
就这样相持了几年,彼此倒也相安无事 。某日,皇太后把香妃召到跟前道“你志终不肯屈,心里到底是怎样想的”?香妃答道:“只求一死”!皇太后见她如此决绝,就说:“今日我成全你,赐你一死,可否”?香妃跪地答道:“太后遂我心愿,恩德比天还高”。言毕,泪下如雨。皇太后亦有不忍,但见她心意已决,遂命人将她引入侧室,梁上悬有绳索,香妃毅然自缢而死。
乾隆知悉香妃殁命后十分悲恸,见已无法挽回,遂命人置备棺椁,以嫔妃之礼厚葬之。乾隆皇帝一生风流倜傥,处处留情 ,堪称阅女无数,以上只是他最广为人知的两桩情事,但已足可证明他就是历朝历代最风流多情的皇帝,这应是毋庸置疑之事了吧?
【原创问答 剽窃必究】【网络配图】
2. 有什么好看的电视剧和小说推荐?
剧版《遇见王沥川》+小说《沥川往事》,这是一部看过都说电视剧演活了男女主王沥川和谢小秋的良心剧,太多被电视剧毁掉的小说,这简直是IP翻拍剧界的清流了。
高以翔的王沥川够性感、够绅士、够温柔,气质真的有种超越小说的既视感;而焦俊艳的谢小秋初看不惊艳,但是越看越喜欢的类型,她的小秋真实有感染力,真的是入木三分。
剧版沥川和小秋简直不能再贴合原著了,这两个演员的人物形象已经深入了观众的心中。
沥川和小秋的感情走向,一来就狂撒狗粮甜到齁,观众直呼受不了这样的甜蜜攻击,看的就是他俩的恋爱日常了吧!
沥川对小秋说:
如果你习惯男人这样对你,你会嫁给很好的男人。
可是后来小秋就再也找不到像沥川这么好的人了,紧随而来的虐恋真的是级别太高,看剧哭成狗啊!
一直靠着片头的两个人甜蜜的画面等待糖!但是看到了倒数第二集以为圆满了。
可是发现还有一集,心里咯噔一下,完了,剧情铁定是要大逆转了,果然这开放式的结局,好气哦!
小秋move on的那刻,看得太难过了,小秋沥川真的在一起的时候太甜了。
3. 类似决战第三帝国的小说?
1、《女皇情感之路》,作者是鼎志。
2、《一剑定军魂》,作者是朱村流氓.QD。
3、《战国始记》,作者是储鸣。
4、《痴情三国》,作者是木桃仙。
5、《逆天反抗》,作者是大脚兄。
6、《帝国》,作者是戒念。
7、《第三帝国》,作者是华东之雄。
8、《决战第三帝国》,作者是远征士兵。
9、《帝国霸主》,作者是龙灵骑士。
10、《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作者是锋锐
4. 李治娶武则天属于败坏人伦吗?
唐朝历史上发生了很多男欢女爱的故事,比如李隆基娶儿媳妇杨玉环,再比如李治娶李世民的妃子武则天,虽然许多人对此津津乐道,但要说这些事不败坏人伦,那就真是狡辩了。
武则天的父亲是唐朝开国功臣武士彟,武士彟原来的妻子是相里氏,生二子武元庆和武元爽,相里氏去世后,续娶隋朝宗室女杨氏为妻,生女三人,武则天是二女,另有长女武顺及三女武氏。
武士彟去世之后,武元庆和武元爽欺负杨氏孤儿寡母,杨氏便带着三个女儿来到长安居住,这一年武则天十二岁。
武则天虚岁十四岁的时候,李世民无意间听说她“容止美”,便将其召入宫中,封为五品才人,她由此成为李世民的嫔妃之一。
既然是嫔妃,那就是皇帝的女人,虽然跟正妻、也就是皇后的地位无法相比,但她的名份已经确定,这就注定她生是李世民的人,死是李世民的鬼。
武则天侍奉李世民长达十二年之久,虽然在此期间她并不受宠,也没有生下孩子,但她与李治之间可隔着十万八千里,毕竟他们是两代人,哪怕只是武则天比李治大四岁,也无法改变什么。
但是,李治和武则天在李世民死之前干了一件事,让二人的关系从一开始就跟人伦纲常不相符。
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病重,武则天作为妃子负责侍奉他的起居用药,而太子李治是个孝顺的孩子,他见父亲病重,便也到李世民床前侍疾。
起初,一切都很正常,李治和武则天尽心尽力侍奉李世民,李世民也感到很欣慰,对二人十分称赞。
但时间长了,李治就对美貌的武则天产生了爱慕之情,又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武则天也对李治心生爱意,两人就这样背着躺在床上的李世民好上了。
要知道,那时候李世民可还活着呢,李治就跟父亲的妃子产生了恋情,这事怎么说都是不忠不孝之举,也是败坏人伦纲常的。
作为对比,我来说说发生在汉朝的一个故事,汉武帝姐姐平阳公主的丈夫平阳侯曹寿去世后,她改嫁给夏侯婴的曾孙汝阴侯夏侯颇,但夏侯颇这个人生活不大检点,竟然跟父亲夏侯赐的美貌姬妾私通。
平阳公主得知这事后很生气,便向朝廷揭发,朝廷认为夏侯颇道德败坏,便判处他死刑,而且撤除其封国。
要知道,那时候夏侯赐已经死去多年,夏侯颇依然因为跟他的姬妾私通而被处死,这个处罚实在是太严厉了。
再比如说,汉武帝弟弟赵王刘彭祖的太子刘丹,他也因为跟父亲的姬妾私通,而被汉武帝抓起来关押,他原本是要被判处死刑的,但刘彭祖上书替他求情,结果汉武帝将他给释放了,但依然剥夺了他的赵国太子之位,还将他贬为庶人。
由此可见,古代对于私通这件事,采取的态度几乎是零容忍的,参与通奸之人将会遭受严厉处罚,甚至会为此丢掉性命。
当然了,由于李治与武则天是偷偷好上的,所以病重的李世民对此一无所知,也就无从谈什么处罚了。
但是,你以为这就完了,李世民去世之后,李治与武则天还干了一件更加丑恶的事情。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李世民在翠微宫去世,李治继承皇位,并开始守孝期。
按照唐朝惯例,皇帝去世后,没有子女的妃子虽然不用陪葬,但也不能留在宫中或者改嫁他人,而是要被送到皇家寺庙感业寺出家为尼,为死去的皇帝祈福,用这种方式继续服侍皇帝。
由于武则天没有子女,所以也来到了感业寺,但她不甘心就此了却余生,便准备找个机会返回皇宫,而她唯一的机会,就是等李治来感业寺上香,然后让李治带走她。
永徽元年五月李世民忌日这天,李治果然到感业寺上香,他原本快把武则天给忘了,但武则天早就等候他多时,并适时出现在他眼前,勾起了他与武则天相处的美好回忆。
太宗崩,随嫔御之例出家,为尼感业寺。上因忌日行香,见之。武氏泣,上亦潸然。
这还没完,武则天为了打动李治,还将自己写的一首诗送给李治,向李治倾诉情义,李治看完大为感动,便准备将她接入宫中,但因为李治还在守孝期,不易新纳妃子,因此没有马上行动。
一直到永徽二年五月,李治的守孝期满了,他这才在将武则天接入宫中。
但让人大感意外的是,武则天入宫的时候竟然怀孕了,而且不久就生下儿子李弘,这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武则天是在感业寺怀孕的,李治在在感业寺与她相遇后,至少又去看过她一次并发生了关系,她因此才会怀孕。
我们都知道,寺庙乃清净之地,容不得污秽之物,更何况是男欢女爱之事呢?武则天当时作为一个尼姑,本应该遵守戒律,但她却行苟且之事,这事简直让人难以启齿。
而李治当时还处于守孝期,古代以孝治天下,民间也常说百善孝为先,儿子在为父亲守孝的时候,是要居住在家中不轻易外出的,并断绝娱乐和交际,以示哀思。
但李治却在守孝期间跑到寺庙与武则天翻云覆雨,尤其武则天还是李世民的妃子,这显然是违背孝道的,也是有悖人伦的。
不仅如此,李治还将武则天封为昭仪,也就是妃子之一,这种将父亲的妃子收为已有的做法,显然也是与人伦不符的。
有人说,李治娶武则天,其实他娶的不是李世民的妃子,而是一个尼姑,为什么这么说呢?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武则天虽然是李世民的妃子,但她出家为尼之后,就与过去的一切一刀两断了,变成了方外之人,不再受世俗约束,而当她还俗之后,就可以变成另外一个全然不同的人了,李治娶她是没有问题的。
事实上,这只是李治为了满足一己私欲而找的借口罢了,武则天怎么可能因为出了一次家就变了个人呢,只不过大臣们畏惧皇权,不敢明着说罢了。
有李治的案例在前,后来李隆基也有样学样,道理其实是一样的。
李隆基将儿媳妇杨玉环接入宫中,为了堵住大臣们的嘴,他便让杨玉环出家为尼,还给她取了个法号太真,但实际上当时没有人不知道太真就是杨玉环,而杨玉环也还依然住在宫中。
杨玉环在当了五年尼姑之后,被李隆基正式册封为贵妃,其实李隆基是有意立她为皇后的,但因为舆论压力实在太大,李隆基最终让她以贵妃之名统领后宫。
由此可见,唐朝对这种有违人伦之事,还是持反对态度的,只不过因为皇权为大,谁还敢多说什么呢,而皇帝为了照顾自身及大臣们的面子,就以以出家作为掩饰罢了,其实就是做做样子。
还有人说,李唐皇室有鲜卑人的血统,唐朝的文化也受到鲜卑影响,所以李治娶武则天这事,其实是在遵守鲜卑传统。
首先,说李唐皇室有鲜卑血统,这件事确实是真的,因为李渊的母亲独孤氏就是汉化的鲜卑人;李渊的嫡妻窦氏,也就是李世民的母亲,也是汉化的鲜卑人;而李渊和李世民的妃子之中,也有不少人是具有鲜卑血统的。
其次,在鲜卑人的传统中,也确实有着复杂的婚姻习俗,比如说收继婚制度,也就是儿子娶庶母,弟弟纳嫂子,等等。
但是,持这种观点的人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自从汉代开始胡汉通婚之后,到隋朝建立之前,鲜卑人早就已经被严重汉化了,他们的生活习俗与汉族几乎没有差异,尤其是婚姻习俗,甚至连他们身上流淌的血液中,汉人基因的成分还可能更多点。
比如说,杨坚的妻子独孤伽罗,她就是个典型的被严重汉化的人,虽然她身上依然保留了鲜卑人的一些性格特质,但她的行为却比汉人更加汉人,她所遵守的道德规范,甚至比汉人更加严格,不然太子杨勇也不会被废。
因此,虽然唐朝皇室身上也有鲜卑血统,但早就稀释得跟汉人差别不大了,而种种史料表明,唐朝文化并没有受鲜卑文化太大影响,所以说李治娶武则天合情合理这事,是说不通的。
因此,在看待这件事的时候,我们依然要站在汉人的角度,无论是哪朝哪代,这都是有悖人伦的。
而李治在纳了武则天之后,依然没有停止步伐,他后来干的一些事,更是将“脏唐”进行了全面诠释。
武则天入宫后,由于极其受宠,李治先后废掉王皇后和萧淑妃,将她立为皇后,而她的家人都因此受益,母亲杨氏被封为荣国夫人,姐姐武顺被封为韩国夫人,就连武顺的女儿贺兰氏,也被封为魏国夫人。
而更大的丑事,也从武则天成为皇后之后,开始逐渐发生。
武顺原本嫁给豫州参军贺兰安石,生子贺兰敏之和女儿贺兰氏,但贺兰安石很早就去世了,她也因此长期守寡。
武则天成为皇后之后,武顺得以经常出入皇宫,她在姿色上不比武则天差,因此引起了李治的关注,久而久之两人就搅合在了一起。
不仅如此,武顺的女儿贺兰氏更是国色天香,当然引起了李治的兴趣,李治便与她形成了长期而稳定的非正常关系,史书说她与母亲武顺有宠于李治,连武则天都感到嫉妒。
不得不说,李治是真会玩,不但将父亲的妃子武则天收入宫中,还将武则天的姐姐武顺母女也一并收了,真是让人惊掉下巴。
当然了,因为这种丑事不宜外传,所以李治并未让武顺和贺兰氏封为妃子,但这依然让武则天坐立不安,于是一些可怕的事情就发生了,先是武顺莫名其妙死亡,不久后贺兰氏也被武则天致使他人下毒杀死。
韩国卒,女封魏国夫人,欲以备嫔职,难於后,未决。后内忌甚,会封泰山,惟良、怀运以岳牧来集,从还京师,后毒杀魏国,归罪惟良等,尽杀之。
武则天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武顺和贺兰氏如果不死,她的地位恐怕就难保了,而她这种做法当然是狠毒的,她与李治的不伦恋跟这事相比,都算不得什么。
最后一个问题,李治明知道有悖人伦,为何还要纳武则天呢?
我认为,李治之所以娶武则天,一是受李世民的影响,二是因为感情因素。
我们都知道,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杀掉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之后又杀掉了他们的十个儿子,还将李元吉美貌的妻子杨氏纳入宫中,这就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
当时,李世民对杨氏十分宠爱,甚至一度想要立她为皇后,但魏征却提醒她说,不要辰赢自累,他这才作罢。
那么,什么是辰赢自累呢?
辰赢其实是秦穆公的女儿,当初晋怀公还没继位,在秦国做人质,秦穆公将女儿辰赢嫁给他;后来,晋怀公的伯父重耳也来到秦国,秦穆公又将辰赢嫁给重耳。
也就是说,辰赢一人先后嫁叔侄二人,在魏征看来,这有悖人伦,是不可取的,劝李世民不要因此耽误名声。
而魏征的看法,在当时是可以代表相当大一部分读书人的,从这件事来看,也可以知道李治娶武则天这事,在唐朝人看来也是有违人伦的。
但是,李世民纳杨氏已经成为既定事实,只不过没能封杨氏为皇后罢了,有了这个案例在前,李治在娶武则天的时候,就少了些心理负担了。
当然了,在李治娶武则天这件事上,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二人之间的爱情,不然李治作为一个一直都很孝顺的孩子,怎么会突然就变了个人呢?
而在李治娶了武则天之后,两人的感情应该说也是很好的,李治对武则天很包容,给了她所能给的一切;而武则天对李治也很关心,尤其是李治患病之后,她更是无微不至地照顾李治。
所以说,是爱情的力量让李治和武则天冲破世俗的阻扰,最终走到了一切,但这也引起了后来唐朝皇室更大的婚嫁乱象,比如武则天的女儿高阳公主与辩机的故事,再比如安乐公主嫁武崇训、武延秀兄弟之事,又比如李隆基娶儿媳杨玉环之事,等等。
总之,相比于李世民纳杨氏,李治娶武则天这件事的影响更加深远,冒出了很多效仿他们的李唐后人,这就导致了“脏唐”的产生。
5. 西晋是三国时期之后的统一王朝?
公元265年,司马懿之孙,晋武帝司马炎成功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建立了晋朝。咸宁六年(公元280年),晋朝又灭亡东吴,使得九州大地历经汉末三国混战后再度归于一统。
统一全国而春风得意的晋武帝司马炎和那些被大肆封赏的功勋贵族们所想不到的是,西晋朝廷的统一不过是昙花一现,他们眼中的繁华盛世在接下来不到五十年的时间里便烟消云散。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西晋的统一不能长久的维持下去呢?
图1 司马炎(236年-290年)
提起导致西晋灭亡的原因,人们可能首先想到的便是八王之乱。话说司马炎建立晋朝后,有感于曹魏因宗室诸侯力量薄弱,使得司马家很容易的就取而代之,为了避免再上演一出“禅位”的戏码,司马炎便有意改革分封制。觉着外人(士族)不靠谱只能靠亲戚的司马炎一口气封了二十七个自家的诸侯王。并且一反汉朝削弱地方诸侯的做法,不仅给了诸侯王们行政之权,还令其掌握大量军事武装,为后来的动乱埋下了伏笔。
等到晋武帝司马炎一死,这一波自家人便立马闹腾了起来。先是司马懿的儿子汝南王司马亮同司马炎的岳父杨骏火拼,然后司马亮又被司马炎的儿子楚王司马玮所杀,紧接着司马玮又被贾南风(贾后)所杀。没过多久,贾后又想杀掉非其所出的太子司马遹,心怀鬼胎的赵王司马伦则借机引诱贾后杀掉太子。
太子被害后,他又以贾后害死太子为名带兵入宫,尽杀贾氏一党,自己做了皇帝,而其他各地手握重兵的宗王们自然不服,于是战争烈度更强的八王之乱的第二阶段便开始了,诸王们纷纷参战,使得西晋的社会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以至于祖逖不禁感叹道:“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藩王争权,自相诛灭,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原。”
图2 司马衷(259年-307年),即晋惠帝
而晋武帝在继承人选择上所犯的错误,更是加剧了西晋朝廷的混乱。因为,他的继承人便是那位在历史上因“何不食肉糜”而出名的晋惠帝司马衷。司马衷本是晋武帝的次子,其母为武元皇后杨艳。他的智力有些问题,但因武帝长子司马轨早夭,所以司马衷九岁时便被早早的立为皇太子。
《晋书》曾记载,说晋武帝曾出题考太子,太子妃贾南风就请人替太子拟好答案,晋武帝看到后就觉着自己儿子虽然不聪明,但基本能力尚可,就放心传位与他。试想一下,晋武帝也算是一代雄主,难得真的不了解自己儿子有几斤几两吗?其传位于司马衷,或许是因以下两个原因。首先,司马炎也曾感到司马衷“不堪奉大统”,心里很是没底,但当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皇后时,指望着“母以子为贵”的杨皇后用一句“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便顶了回去,司马炎对这个老传统也无可奈何。
图3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
其二,司马衷虽有些痴傻,但他却有一个很聪明的儿子司马遹,晋武帝曾在上朝时夸他有高祖司马懿之风,并且说:“此儿当兴我家”。晋武帝做了这样一个判断,即太子痴傻不要紧,等到皇孙继位后国家就会振兴。然而晋武帝的想法太过于理想,忽视了那位貌丑性妒的太子妃贾南风。果不其然,日后贾南风因担心非其所出的司马遹会危害自己,便诬陷他谋反并将其害死。
得位不正,让司马家的朝堂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妥协。司马家本身就是世家出身,司马懿通过高平陵事变逐渐掌控了曹魏的朝政,但曹魏中的一些实力派对此并不买单,甚至多次起兵反抗。因此,后来的司马师,司马昭一方面对于反抗的势力予以镇压,另一方面,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不断地通过封赏来拉拢人心。于是,等到司马炎建国后,除了给予这些士族门阀采取更多的封赏外,还对他们格外放纵。使得奢侈腐败之风大行,同时手握大权,无所顾忌的士族们不再关心国事,反而好起了清谈之风。
图4 石崇(249年—300年),字季伦,小名齐奴
晋朝的腐化奢侈,最有名的莫过于石崇王恺二人斗富,但晋武帝司马炎不但不加以制止这种恶劣风气,反而采取鼓励放纵的态度。据《世说新语》记载,除了和王恺斗富外,石崇还曾在举办宴会的时候用美人劝酒,公卿们若饮酒不尽,就要斩美人。有一次丞相王导和大将军王敦出席酒宴,王导不能喝酒,但为了不让敬酒的女子被杀,还是喝了下去。王敦本身就能喝酒,却偏偏不喝,即“每至大将军,固不饮,以观其变。”没想到石崇因此连斩三人,王敦却“颜色如故,尚不肯饮”。一旁的王导不忍心看女子们被杀,便劝王敦喝下去,结果王敦却说:“自杀伊家人,何预卿事。”(杀的都是他的人,和你有什么关系)
如果公卿贵族们奢侈成性,但却勤理政务,西晋也许尚不会如此快速灭亡。但当士族们大权在握,无所顾忌的时候,他们一方面享受着奢侈的生活,一方面又开始大谈“玄风”。个个以清谈为荣,耻与办理政务。以至于后来西晋灭亡时,清谈派领袖,重臣王衍被害前感叹道:“呜呼!吾曹虽不如古人,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
图5 西晋版图
最后,错误的民族政策加速了西晋灭亡的进程。自东汉末年起,塞外的少数民族们便开始内迁,主要有匈奴、羯、鲜卑、氐、羌等族。内迁的少数民族人数很多,他们迁入后与汉人杂居,虽然很多部族或多或少的受到了汉化,但在内迁诸族中有一些还尚处于野蛮状态。经过若干年的繁衍,到了西晋时,已经达到了“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的状态。
但当时的汉人公卿士大夫们却将这些内迁诸族当做奴隶使用,甚至当时很多官员贵族大量掳掠胡人,卖到东部当奴隶。后来建立了后赵并称霸北方的羯人石勒就曾被并州刺史司马腾抓住卖为奴隶,这都使得胡汉矛盾异常尖锐。当时的匈奴左贤王刘宣非常向往汉文化,曾刻苦学习,精通《诗》,《书》,但在那种情况下,也曾说:“晋为无道,奴隶御我”。至于底层胡人更是“怨恨之气,毒于骨髓”。而八王之乱导致北方汉族人口大量减少,司马家的诸王又纷纷引用异族的力量,终于导致了内迁各族的全面反叛,西晋由此快速灭亡,五胡乱华的时代悲剧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文:李光彩
参考文献:《晋书》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6. 攻城掠地盛世共襄攻略?
一、 操作程序:
1. 完成《签到》活动的第一天签到,领取《盛世共襄》所需的《盛事共襄材料箱》。
2. 打开仓库的界面,找到《盛事共襄材料箱》并使用。
3. 进行《盛世共襄》的活动界面进行活动操作。
二、 活动界面介绍
1. 活动界面共有7座城,活动时须按顺序进行。
2. 活动界面的左上角,第一个图标《盛世大奖》可以查看本次活动的大奖。
3. 活动界面的左上角,第二个图标《商城》可以进入兑将界面,可以使用本次活动收益的《盛世币》进行资源或道具的兑换交易。
7. 有哪些第一人称的三国游戏推荐?
就目前来说,三国游戏大部分都是第三人称的战略款游戏,我没玩过这方面的,就去问了一下我的朋友,他也只给出了两款第一人称的三国游戏。以下就是:
一.真三国无双
真三国无双这款游戏可以说是一款比较复古的游戏,这款游戏里面主要就是魏蜀吴三国里面的一些角色,但是一般情况都是只选择蜀国和魏国的角色。到2014年了真三国无双3.9D这款游戏我相信很多玩魔兽RPG的玩家都不陌生,这款游戏应该是在各大平台里唯一能够跟DOTA 抗衡或者说人气比较高的游戏。很多人之前都是说蜀国强魏国弱,但是随着战术的一步步发展,现在很多人的感觉是现在魏国要比蜀国强势,蜀国的单兵作战能力强,但是魏国团体PK时候爆发力超强。
真三国无双是台湾玩家Lovemoon03制作的魔兽RPG对抗地图,是一款经典的对抗类地图,在中国略逊于澄海3C。以三国为背景、中文界面的先天优势迅速被玩家接受,在大陆rpg地图中占有重要位置。目前最流行的版本为3.9d,一般国内玩家所说的真三就是指的是真三国无双v3.9d。台湾最新版本为4.7,但大陆玩家始终认为3.9d是最佳版本,对其他版本均表示不适应。很多熟悉DotA正统系列Allstars的国内玩家都谩骂Lovemoon03是抄袭,但Lovemoon03的初衷只是想做一张让国人玩的DotA地图(因为当时Allstars还没有中文版)。地图加入了很多自己的元素,如粮仓,出兵,出车,士气系统等,这是作者的创新之处。由于大陆玩家绝多数又不愿接受新的版本,同时dota的冲击,使得真三在大陆的前路愈来愈渺茫。
二.大蛇无双
游戏将《真·三国无双》系列和《战国无双》系列融合起来,游戏中玩家需要选择3位角色组成作战小队,战斗中可以在3位角色中进行即时切换操作,并会加入系列从未出现过的新动作。游戏的故事模式将从蜀、魏、吴以及战国这4个势力展开,全部都是以打倒魔王远吕智为目的,可以操作的角色为79人。
游戏中,角色的基本能力值是随着等级的提高而共同成长。角色的等级是依靠获得战斗中出现的“经验值道具”以及战斗后的功勋获得的“储藏经验值”来提升。另外,游戏中当满足一定的条件时可以习得“特技”,“特技”是所有角色都可以装备的。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ynstorm@foxmail.com 谢谢支持!